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,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–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

「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,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。」-榮格

我做諮詢時,常遇到選擇困難的個案。

人生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,

人們面臨選擇時,往往想趕快找到答案,

到處問親朋好友、求神問卜。

但事實上,在面對各種抉擇和挑戰時,

我們需要靠內在的力量,來指引自己前進的方向。

職業生涯,是由一連串的選擇組成的。

小張的夢想,是成為一名插畫家。

然而,他身邊的家人朋友老師,

都認為這個夢想很不實際。

「當畫家會餓死的!」

家人認為他應該學一些更有前途的專業,

例如理工科,或是去讀比較好找工作的科系。

小張很迷茫。

他不知道該聽周圍的建議,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?

大學糊裡糊塗的填志願,後來分發到化學系。

讀化學系的小張很痛苦,大一就被當兩門必修。

他對化學專業一點興趣都沒有,

還要背一堆在他眼裡毫無邏輯的公式。

好不容易熬到了大三,

小張完全無法想像以後研究所、工作要繼續與化學為伍,

但都已經讀到大三了,直接放棄好像成本也很高?

他像高中一樣,又開始到處問親朋好友老師的看法。

問了 10 個人,得到 11 種建議,

卻沒有一個是絕對「正確」的答案。

小張更迷茫了。

在職業生涯諮詢中,

諮詢師會邀請個案將注意力從外在轉到內在。

我們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建議和批評,

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
透過諮詢師的引導,仔細向內審視,

小張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,

終於開始嘗試他想了多年的路。

小張依然留在化學系,但每天都抽出時間畫畫。

課餘閒暇時間,開始上課學習更專業的繪畫技巧,

雖然假日都被填滿,但他感到難得的充實和快樂。

後來,小張開始用化學知識結合插畫,

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生活中的化學小知識,

把無聊的公式變成可愛的圖片,

搭配平易近人的文字介紹,還會搭配時事新聞。

小張的作品慢慢獲得人們的注意,

他感覺到自己的才華被發現、被肯定。

不但讓他有動力從化學知識中尋找靈感,

出了明信片、徽章、Line 貼圖…等周邊商品,

週末還常常去擺攤,也有自己的網路商店。

現在的小張,快從化學系畢業了!

除了繼續經營自己的社群媒體,

小張也想往科普的方向嘗試看看。

可能去相關雜誌或機構求職?

也可能自己創業,成立新的自媒體。

透過向內審視,小張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,

對未來,他依然不確定,但不再焦慮了。

延伸閱讀:這工作適合我嗎?如何確定自己走在「適合的路」上?

往外張望的人,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和他人的影響,

盲目地跟隨大眾,失去自我。

可能會想一直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、

可能追求更多的財富或名譽,

但這些追求,不一定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感。

他們的夢想是別人給出的樣子,

並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。

追到最後,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。

向內審視的人,了解自己的價值觀、興趣和能力,

有方向,但不用太肯定,

知道自己想要和不想要什麼。

他們可以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,慢慢堅定自己的方向,

也有力量保持彈性、根據變化調整步調,

並且保持對自己的信心。

在人生的路上,我們需要時常停下腳步,

向內審視,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。

我們不需要總是往外張望,

也不需要一定要得到外界的認可和支持。

你可以自己深度探索,

也可以透過專業諮詢師的引導,深度認識自我。

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,才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路,

便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清醒和自信。

延伸閱讀:

【年前轉職】什麼情況下你該毫不猶豫的換工作?

【職場筆記】80% 的職業問題,都跟職業沒有關係

「心理諮商」跟「職業生涯諮詢」有什麼不同?

粉絲專頁:盧美妏心理師